冬天,感冒、发烧的人多,医院尤其是儿科、呼吸科的压力变得非常大。这时候,网上关于看病难、排队长、药品紧张的讨论和抱怨也会集中出现。我们的舆情监测工作,就是要提前发现老百姓在看病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麻烦,并及时将这些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推动问题尽快解决,让大家能够安心、顺利地看病就医。
这是每年冬天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网上声音最集中的地方。
监测要点:
要留意关于药品供应的讨论。要看网上有没有人反映,像奥司他韦、阿奇霉素这些关键的防治药品,在药店“买不到了”,或者“价格涨得厉害”,甚至出现了“黄牛倒卖”的情况。
冬天是心梗、脑卒中等急症的高发季节,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监测要点:
冬天天气寒冷、光照减少,容易引发一些情绪问题。
监测要点:
北方的冬天离不开暖气,但取暖方式不当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监测要点:
1. 提前、主动地做好科普和就医引导。
卫健、疾控部门应该在入冬前,就通过各种渠道,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清楚今年冬天可能流行哪些病、有什么症状、什么情况可以在家吃药、什么情况必须去医院。同时,要大力宣传社区医院也能看常见的感冒发烧,引导轻症患者在家门口就诊,给大医院减压。
2. 建议卫健部门每天公布各大医院的排队情况。
如果能像交通地图一样,让老百姓在手机上就能看到“XX儿童医院目前排队大约需要3小时”,就能帮助大家更合理地选择就医地点和时间,也能因信息的透明,获得群众对医院“战时状态”的理解。
3. 要多关心和宣传一线医护人员。
在监测患者抱怨的同时,也要主动发现和宣传一线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带病上班的辛苦。在网上多说说他们的不容易,能让医患之间多一些理解,减少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