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浏览

“梭子蟹寄生虫”类食品安全谣言的舆情风险与科普策略

2025-10-20
本文旨在分析“梭子蟹寄生虫”等食品安全谣言的舆情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科普策略与工作建议。文章深入剖析了此类谣言从引发“感官厌恶”到催生“监管信任危机”的风险传导路径,并从“精准拆解”、“场景化延伸”和“视觉化传播”三个层面,为相关部门开展科学、有效的公众沟通工作,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引。

舆情监测是什么工作

2025-10-14
舆情监测在基础层面,是一份确保信息“看得见、报得快”的保障性工作。在更高层面,它是一门将海量的、公开的“信息”,通过专业的分析和研判,转化为具有深刻洞察和决策价值的“情报”的科学与艺术。

灾害期间“夸大性”与“嫁接性”民生谣言的识别与监测

2025-10-10
在台风、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期间,网络舆论场往往会成为各类谣言滋生和传播的“重灾区”。此类谣言的典型模式为通过对局部性、个别性的问题,进行“夸大性”的渲染;或将其他无关的负面事件,进行“嫁接性”的附会,从而制造出远超实际情况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恐慌。

基层市场监管所如何监测与处置“诱导充值”类消费投诉

2025-10-09
对于身处监管一线的基层市场监管所而言,处理“诱导充值”类消费投诉,是日常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基层往往呈现出“单点投诉多、网络声量小、取证难度大”的特点。建立一套“主动发现、前置询问、闭环处置”的工作模式,可将潜在的“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下的舆情监测重点

2025-10-09
近期(2025年10月初),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指出山西、云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此类预警日益常态化。对于相关地区的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气象、交通、文旅及属地政府等部门而言,舆情监测工作必须与预警信息同步启动、同频共振。

“机票退改签”类精准诈骗的舆情监测与防范

2025-10-03
“机票退改签”类精准诈骗,其舆情核心在于“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行业信任危机。舆情监测需聚焦诈骗“场景话术”与数据泄露线索。工作关键在于建立“舆情-反诈中心-涉事企业”的快速联动预警机制,推动公安机关追查泄露源头,并协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场景化”的精准防诈宣传,从源头和终端两头发力,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国庆中秋双节出行“热”:不同政府部门的舆情风险监测要点

2025-09-30
国庆、中秋双节合并的“超级黄金周”,是人民群众释放出行与消费热情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舆情监测,要主动发现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定位服务“堵点”痛点、并快速推动问题解决的“民生服务前哨”。各相关职能部门需根据自身职责,将舆情监测作为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游客体验的重要抓手。

市场监管部门如何监测与治理连锁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舆情

2025-09-29
连锁餐饮食安新规舆情监测核心在于:通过发现“多点爆发”的同质化问题、“屡教不改”的门店,以及“甩锅式”的官方回应,来倒查总部在统一标准、内部检查和责任承担上的系统性失职。

卫健部门如何监测与处置医院护工乱象相关舆情

2025-09-28
卫健部门监测医院护工舆情,应聚焦“收费乱象”与“服务纠纷”,并将其作为倒查医院“价格管理”与“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关键信号。工作核心在于:通过监测发现监管漏洞,联动市监、人社等部门形成治理合力,并加强“以案释法”进行行业警示。最终目标是将舆情反映的“乱象”,转化为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制度”建设。

超强台风“桦加沙”登陆前夕的舆情监测方案

2025-09-24
超强台风登陆前夕,舆情工作进入“临战”状态。监测核心是聚焦“人、物、事”:即时发现“应转未转”人员求助,追踪救灾物资“最后一公里”落实情况,并监督“五停”指令的执行。工作关键在于建立“发现-转办-反馈”的闭环,严打谣言,并大力宣传“看得见的行动”,以展现决心、安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