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浏览

舆情敲诈

2025-10-20
舆情敲诈是假借“舆论监督”,通过恶意炒作企业负面信息,以“交钱就删”为要挟,实施敲诈勒索的网络犯罪。其具有隐蔽性、精准性、组织性等特点。企业遭遇敲诈,切忌“花钱买平安”。正确的做法是:冷静核查、全面固定证据(特别是公证),并坚决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权,绝不纵容,同时主动发-声,澄清事实。

舆情工具

2025-10-14
舆情工具,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在舆情工作中所使用的各类软件、平台、技术方法和理论模型的总和。它既包括以“舆情监测系统”为代表的软件平台,也涵盖了分析师使用的各类辅助性软件、网站和分析框架。

饭圈化

2025-10-11
饭圈化,指将娱乐行业的“饭圈”(粉丝社群)所特有的高度组织化的行为模式、强情感化的价值逻辑、以及“为偶像而战”的斗争思维,不加区分地、大规模地应用到其他非娱乐领域的社会现象。

舆情监测与舆情分析的区别

2025-10-08
在舆情工作中,舆情监测与舆情分析是两个紧密相连、却又有着本质区别的核心环节。简单来说,前者重在“发现”,后者重在“洞察”。

舆情态势分析

2025-10-04
舆情态势分析,是舆情研判工作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它指的是,在对舆情信息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初步处理后,运用一系列系统性的分析维度和数据指标,对一个舆情事件在特定时间节点上的整体状态、发展趋势、内在结构和潜在风险,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与判断。

舆情分析师的知识体系

2025-10-03
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项复合型、交叉性的专业岗位,其所需具备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以“社会科学理论”为根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工具,以“特定领域知识”为场景的“T”字型结构。该知识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核心模块。

网络谣言的常见特征

2025-09-30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互联网及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的、未经证实或与事实不符的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的在内容构造、叙事手法、传播方式等方面,往往呈现出一些共通的、可被识别的典型特征。

优绩主义与社交媒体合谋下的“比较焦虑”舆情

2025-09-28
社交媒体的本质,就是一个“优绩主义”的展演舞台。它与优绩主义的内在逻辑,形成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共谋”关系。首先,社交媒体通过算法,精心构建了一个“胜利者”的拟态环境。算法会精准地将那些最符合“优绩主义”成功叙事的内容——考上名校、进入大厂、年轻有为、财富自由——筛选出来,并持续不断地推送到用户的面前。用户每天在这个“秀场”里“被动参观”,看到的,几乎全是那些“跑得最快”的人,却很少看到他们优...

移情隔阂

2025-09-27
“移情隔阂”,也称共情差距,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处于某种特定情绪或生理状态(如冷静、饱足、安全)时,很难准确地理解、预测或共情自己或他人在另一种不同状态(如愤怒、饥饿、恐惧)下的感受、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偏差现象。

后真相

2025-09-23
后真相(Post-truth),是《牛津词典》2016年度词汇。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社会舆论生态:在此生态中,客观事实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的影响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于诉诸个人情感和信念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