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浏览

舆情研判技巧之“损失规避”心理在研判舆情事件发展中的应用

2025-08-09
“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由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它指的是,在面对同等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人们对“损失”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如痛苦、厌恶)的强度,远大于“收益”所带来的正面情绪(如快乐、满足)。

舆论中的归因偏差

2025-08-07
舆论中的归因偏差,是指在网络舆论场中,公众在解释和评判社会事件的原因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系统性的、非理性的心理倾向。这种偏差表现为,人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更多地归因于其内在的、稳定的个人特质,而忽视或低估了外部的、情境性的因素的影响。

舆论中的泛道德化

2025-08-06
舆论中的泛道德化,是指在网络舆论场中,公众在讨论社会事件或公共议题时,倾向于过度使用道德标准进行评判,将复杂的法律、经济、技术或社会问题,简化为简单的“善/恶”、“对/错”、“好人/坏人”的二元对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情绪化表达、站队和施加舆论压力的现象。

舆情传播中的后院篱笆原则

2025-08-01
“后院篱笆原则”,源于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对新闻价值的判断。那些最容易引发普通民众大规模关注、讨论并快速传播的舆情事件,往往具备与“后院篱笆边闲聊”内容相似的特性:具体、贴近、通俗、且与个体生活经验或普遍情感认知高度相关。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舆情工作

2025-07-27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舆情工作,是指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将舆情工作作为检验、衡量和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见效的重要抓手,并将践行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提升舆情工作质效和公信力根本路径的有机结合与双向互动。

舆情研判之比较案例分析法

2025-07-16
舆情研判中的比较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的深度研判方法,在舆情研判中,它指通过对两个或以上具有相似性的舆情事件进行系统性的、多维度的对比,来识别导致不同舆情演变结果的关键变量,总结规律,提炼可供未来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舆情研判中的议题关注周期理论

2025-07-10
议题关注周期理论揭示,一个社会议题的舆论生命历程往往遵循一个可预测的轨迹,而非持续保持高热度。

舆情报告中的代表性网民观点摘编

2025-07-09
代表性网民观点摘编,是舆情报告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工作是从海量的、碎片化的网民评论和帖子中,筛选、提炼并分类呈现出能够真实反映社会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对某一事件核心看法的言论。

群体极化

2025-05-08
群体极化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一个群体中,经过成员间的讨论和互动,群体原有的、占优势的观点或倾向会得到加强,最终使得群体的决策或态度比个体成员最初的平均倾向更为极端。这种现象并非指群体意见分裂为两极,而是指整个群体在原先倾向的方向上走得更远。一、核心观点与表现群体极化的核心在于,群体讨论并非总是导向更中庸或理性的结果,反而可能放大群体中已经存在的倾向。如果一个群体成员最初普遍...

网络民族志

2025-04-24
网络民族志,又称“虚拟民族志”或“在线民族志”,是一种将传统民族志(人类学中用于深入理解特定文化群体的方法)的研究原则和技术应用于网络空间,以研究在线社群及其文化、互动模式和社会现象的定性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