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分析师

网络舆情分析师,是指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或专业咨询公司中,运用舆情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方法,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研判、报告,并提供策略建议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该职业的正式名称为“互联网舆情分析师”,编码为4-07-05-02,属于“信息内容安全服务人员”类别。

一、 核心工作职责与内容

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工作内容,构成一个从信息搜集到决策支持的完整流程。

wechat_2025-09-30_100144_138.png

  1. 监测与预警:

    此为基础性工作。分析师需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包含关键词、信源、预警规则在内的监测方案,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对全网信息进行持续追踪。其主要任务是从海量信息中,及时发现与服务对象相关的、具有潜在风险的负面信息,并启动预警程序。

  2. 分析与研判:

    此为核心工作环节。在获取舆情信息后,分析师需运用专业知识和分析工具,对舆情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具体内容包括:

    • 溯源分析:追溯舆情的首发信源、关键传播节点和演变路径。
    • 态势分析:运用数据,分析舆情的声量趋势、平台分布、情感极性、高频词汇等。
    • 观点分析:分类提炼并客观呈现舆论场中,包括官方、媒体、意见领袖、普通网民在内的各方主要观点,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与社会心态。
    • 风险评估:综合各项指标,判断舆情的风险等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引发的次生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
  3. 报告与建言:

    分析师需将分析研判的过程与结论,撰写成格式规范、逻辑清晰的舆情报告(如日报、周报、专报等)。报告需客观呈现事实,深入分析原因,并最终落脚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建议,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 知识管理与复盘:

    对已处置完毕的舆-情案例,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归档和标签化管理,建立“舆情案例库”。通过定期的工作复盘,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流程和分析模型。

二、 必备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模型

一名合格的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

wechat_2025-09-30_100156_808.png

  • 政策理解与合规能力:必须熟悉并深刻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能够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判断舆情的性质和风险。
  • 跨学科知识储备:需要具备扎实的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并运用其来深刻洞察舆论现象背后的规律。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类舆情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具备高效的信息检索、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和信息挖掘能力。
  • 逻辑分析与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对复杂的舆情态势,进行清晰的、结构化的逻辑分析,并以精炼、准确、客观的文字,撰写出高质量的研判报告。
  • 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由于长期接触负面、高压信息,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同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职业道德,确保工作的客观与公正。

三、 职业发展与社会价值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各行各业对声誉风险管理的日益重视,网络舆情分析师已成为众多组织机构中,信息决策支持体系的关键岗位。他们通过提供专业、客观的舆情分析服务,在辅助科学决策、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共识、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欢迎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更多舆情系统、舆情服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