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系统中的AI日常监测功能,是一种基于用户职责范围的智能化、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它旨在替代繁琐的手动关键词配置,根据用户所在的管理部门、行业领域及所辖地域,自动、精准地推送高度相关的舆情信息,从而实现日常监测的便捷、高效与全面。
传统的舆情监测模式严重依赖于工作人员手动配置关键词。这种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首先,配置繁琐且要求高,需要工作人员穷举出所有可能相关的关键词、地名、机构名,工作量大且极易出错。其次,存在信息遗漏风险,一旦关键词配置不周全,或出现新的网络热词,就可能导致关键舆情信息的遗漏。最后,如果关键词设置过宽,又会引入大量无关的“噪音”信息,干扰研判。
日常监测功能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而设计的,它实现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理念是“职责驱动”,即用户只需定义自己的身份和管辖范围,系统便会自动匹配并推送相关信息。
该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舆情系统背后强大的行业与地域知识库。用户不再需要思考该监测“什么词”,而只需简单配置“我是谁”。现代的舆情监测系统,如蚁坊软件的鹰眼速读网系统,会支持这种智能的日常监测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部门选择对应的行业,如“教育”、“卫健”、“市监”、“文旅”等。系统会依据内置的行业知识图谱,自动将与该行业高度相关的各类议题、事件、政策等信息推送给用户。例如,教育部门的用户无需手动添加“高考”、“校园安全”、“师德师风”等关键词,系统会自动覆盖这些领域的核心舆情。
用户可以设定自己的行政管辖范围,精确到省、市、区县乃至街道。系统会利用地理位置识别技术,重点推送发生在指定区域内或与该区域紧密相关的舆情。例如,某区市场监管局的用户,收到的将主要是关于本辖区内商户的消费维权、食品安全等信息,而不会被其他地区的同类信息干扰。
该功能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可以将二者结合。例如,某市卫健委的用户,系统将精准推送“发生在该市的、与医疗卫生领域相关的”舆情,实现了信息的高度聚焦。
日常监测功能的普及,极大地提升了舆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它简化了前期配置,让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分析研判工作中。同时,它通过系统化的知识库,有效避免了因个人经验不足导致的监测盲区和信息遗漏,确保了信息获取的全面性。最终,它通过提供一个与用户职责高度匹配的信息流,显著提升了舆情工作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