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网信办“清朗”专项行动的部署,恶意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的内容,已被列为重点整治的首要问题。此类内容旨在通过贴标签、拉踩引战、人肉开盒等手段,撕裂社会共识、制造网络戾气。对此,舆情监测工作必须从常规的事件监测,升级为对特定行为模式和话术体系的专项监测,从而实现精准发现、有效治理。
这是最常见、也最具迷惑性的挑动对立方式。其核心手法是将孤立的个案,恶意地、强制性地与某个宏大的群体身份标签进行捆绑。当一个社会热点事件爆发后,监测系统应立即自动地将其核心要素,与一系列高敏感的身份标签关键词进行交叉分析。例如,当监测到一起交通事故时,系统需立即关联分析其中是否出现了“女司机”、“豫A牌照”、“开宝马的”等标签,并对后续言论进行重点跟踪。
工作的重点,是识别那些试图将个体行为上升为群体特征的煽动性言论。要布控和预警包含“XX地方的人都这样”、“XX职业的没一个好东西”等典型地图炮或群体攻击话术的帖文和评论。同时,要重点分析热点事件视频或文章的热评区和弹幕,监测是否存在有组织的、集中的,将舆论焦点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引向群体对立方向的控评行为。
这类行为将“饭圈”的斗争模式,泛化到了更广泛的文体领域。为实现精准监测,有必要对活跃度高、攻击性强的饭圈粉丝群体,建立一个动态更新的重点监测库。在有其偶像参与的影视作品、体育赛事播出期间,对这些库内的社群和账号,进行高强度的巡查。要布控和识别饭圈内部用于拉踩的黑话,如“艳压”、“吊打”、“防爆”等。
监测的关键,是发现有组织的、针对竞争对手的刷恶评、P黑图、造谣式澄清等行为,以及是否在煽动粉丝对持不同意见的普通网民、影评人进行围攻。此外,还需与平台方建立联动机制,监测是否存在针对某个特定账号或作品的、在短时间内流量异常的批量举报或集体打差评行为。这往往是饭圈有组织地利用平台规则,进行党同伐异的典型手段。
这是性质最恶劣、危害最直接的对立行为,已触及法律底线。监测工作必须将“开盒”、“人肉”、“出道”、“社工库”及其变种词汇,作为最高等级的敏感词,在各类社交平台、匿名社区、境外聊天软件中进行巡查。重点是发现那些教授、买卖开盒技巧,或提供有偿开盒服务的黑灰产线索。
同时,要对一些已知的、具有较强攻击性的网络亚文化社群,如部分抽象文化社群、“厕所”类隔空喊话bot等进行关注。重点监测其中是否存在煽动成员,对特定个人或群体,进行线下骚扰、恶意P图、乃至人肉开盒的言论。一旦监测到明确的开盒行为线索,如已公布他人身份证、手机号、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或存在明确的线下暴力威胁,必须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并通过“绿色通道”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为快速落地打击、保护受害者人身安全,提供信息支撑。
总之,对恶意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内容的监测,是一场精细化的、需要深度理解网络亚文化和行为模式的攻坚战。它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我们的监测模型和关键词库,并与平台方、公安机关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切实维护一个文明、理性、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