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概述:9月23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国家防总已将针对广东、海南的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并紧急调拨6万件中央救灾物资。这标志着台风“桦加沙”的防御工作,已进入最关键、最紧张的“临战”状态。在此背景下,舆情工作必须与应急指挥体系同频共振,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实时、精准、下沉的监测,主动发现防风救灾工作中的“堵点”与“盲区”,确保政令畅通、民心安定。
监测工作需围绕“人、物、事”三个维度,聚焦于台风登陆的核心影响区(广东台山到湛江一带)及强风雨波及区。
(一)聚焦“人”的安危与诉求
1. “应转未转”人员的求助信息监测:
2. “游客滞留”群体的安置情况监测:
监测要点:监测滞留在海岛、滨海旅游景区的游客,关于“交通停运”、“食宿困难”、“信息不畅”、“安置点条件差”等抱怨和求助。
(二)聚焦“物”的保障与到位
1. 中央救灾物资的“最后一公里”监测:
2. 市场“保供稳价”情况监测:
(三)聚焦“事”的落实与效果
1. “五停”等防御指令的落实情况监测:
2. 城市生命线与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监测:
1. 研判的核心是“时效性”与“闭环管理”。
对于监测到的所有求助类、风险类舆情,研判工作不能止于“上报”。必须建立一个“发现-上报-转办-督办-反馈”的工作闭环。要主动跟进所转办线索的处置情况,并将处置结果(如“被困群众已成功转移”)作为正面宣传素材,进行二次传播,以展现政府的响应速度和执行力。
2. 研判需警惕并严打涉灾谣言。
台风登陆前夕,是各类谣言的高发期。要重点研判和识别关于“台风路径突变”、“XX水库将紧急泄洪”、“XX地伤亡惨重”等可能引发社会恐慌的谣言。一旦确认为谣言,必须协调权威部门,进行“秒级辟谣”,并联动公安机关,对恶意造谣传谣的源头,进行依法打击。
3. 工作建议:大力加强“在场感”和“行动感”的正面宣传。
在做好监测的同时,舆情引导工作必须主动作为。要改变过去“坐等灾后总结”的宣传模式,将宣传的重心前置到“防御”阶段。要大力宣传和传播各级党委政府、党员干部、国家工作组、救援力量“闻风而动、严阵以待、冲锋在前”的画面和事迹。要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展现“国家工作组已在一线”、“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党员突击队正在加固堤坝”等“看得见的行动”。这种强烈的“在场感”和“行动感”,是给予公众信心、安定民心、对冲负面情绪的最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