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通,通常是指一类或某一具体品牌的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平台的通用名称或代称。它可能是市场上众多提供舆情服务的商业化软件工具的泛称,也可能是某具体名为“舆情通”的舆情产品
。这些系统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帮助用户(主要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对网络舆情信息的自动化搜集、处理和分析,以提升舆情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在实际应用中,“舆情通”一词,有时也被引申为某个单位内部,用于上报、流转和处置舆情信息的工作机制或信息简报的名称。
当“舆情通”指代一个舆情监测与分析平台时,其核心功能通常与主流的舆情监测工具保持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等)、论坛、博客、APP客户端等多种信源,进行7x24小时不间断的内容抓取。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定需要监测的关键词组合(如单位名称、领导姓名、重点项目、特定事件等),并将其保存为一个个独立的“监测主题”,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精准、持续性追踪。
这是“舆情通”类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它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人工智能(AI)技术,对采集到的海量信息进行自动化分析,主要功能包括:
用户可以设定预警规则,当系统监测到高危负面信息或舆情热度出现异常突增时,会立即通过微信、短信、邮件等方式,向指定负责人发送预警通知。
通过数据驾驶舱、各类图表(如词云图、热力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舆情态势,并能一键生成舆情日报、周报、专报等报告模板。
在部分单位的内部话语体系中,“舆情通”也可能指代一种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或信息产品。
“舆情通”可能指代一个内部的、旨在确保舆情信息“上传下达、左右互通”的协同工作平台或流程。例如,一个名为“舆情通”的内部系统,可能整合了“舆情发现-上报-领导批示-部门转办-办结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流程,实现了舆情处置的闭环管理。
“舆情通”也常常被用作内部舆情简报、日报或专报的名称。例如,某单位每日发布的《舆情通(日报)》,就是一份经过舆情工作部门筛选、整理、提炼后的,专门呈送给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舆情信息精华,旨在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当日最重要的舆论动态。
无论是作为技术工具,还是作为工作机制,“舆情通”的核心价值,都在于它致力于解决舆情工作中的两大核心痛点:
一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全面、快速的信息采集和预警,确保决策者和管理者,能够与一线网民处于相对“对称”的信息平面上,避免因“不知道”、“反应慢”而陷入被动。
二是“信息过载”的问题。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和提炼,将海量的、杂乱的原始信息,转化为精炼的、具有洞察力的情报和观点,帮助使用者从“信息海洋”中解放出来,聚焦于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