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舆情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在新时代背景下体察民情、倾听民声的“第一线”,其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力,与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等优良作风紧密相连。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求深度融入舆情工作,是提升舆情信息工作科学化水平、筑牢党群干群关系桥梁的根本保障。
一、坚持求真务实,确保舆情洞察精准深刻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也是舆情工作的生命线。这要求舆情工作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能满足于对网络声量的统计和热点词汇的表面摘录。 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的要求,也为舆情工作指明了方向。
- 察实情、求真知:舆情监测和分析,关键在于“求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数据背后潜藏的社会心态、利益诉求和深层矛盾。必须力戒为报告而报告、为留痕而留痕的形式主义,确保每一份舆情信息都能反映真实情况。
- 重实效、戒虚功:舆情工作要讲求实效,报告应直奔主题、简明扼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力戒空话套话。其价值不在于报告的数量和篇幅,而在于能否为理解社会动态、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重调研、接地气:不能完全依赖线上数据。对于重大敏感舆情,应鼓励和组织实地调研,与当事人、相关群体、基层干部等多方交流,获取真实鲜活的一手材料,避免“悬浮”分析和闭门造车。
二、坚持人民至上,站稳群众立场体察民情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舆情工作的本质,是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舆情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 倾听群众呼声:要将网络平台视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的重要渠道,对于群众的批评、质疑和建议,要怀着谦逊之心倾听,理解其情绪,尊重其表达。
- 把握群众脉搏:舆情分析应聚焦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思想动态和现实关切,为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服务民生提供精准的信息输入。
- 杜绝官僚主义:在工作中要坚决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不能把网民的意见看作是麻烦,而应看作是社会治理的宝贵资源,是改进工作的重要镜鉴。
三、坚持清正廉洁,筑牢舆情工作纪律防线
舆情工作岗位特殊,能够接触大量敏感信息,必须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以过硬的作风确保工作的纯洁性。
- 严守纪律规矩:舆情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宣传纪律和工作纪律,不泄露工作中掌握的非公开信息,更不能利用信息谋取私利。
- 规范权力运行:确保舆情监测、分析、报送等各环节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防止权力寻租。要对“有偿删帖”、“舆情交易”等腐败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
- 保持清醒头脑:在与各类媒体、网络平台和商业机构的交往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底线、不踩红线,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总而言之,优良的作风是做好舆情工作的“定盘星”和“压舱石”。只有把求真务实作为工作方法,把人民至上作为价值取向,把清正廉洁作为职业操守,才能真正把舆情工作打造成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坚固桥梁和可靠纽带。